終於.....七戰100!!!

by 何同學

原文連結>>https://www.ptt.cc/bbs/TOEFL_iBT/M.1474454358.A.51B.html

作者 hochengyuan (阿淵) 看板 TOEFL_iBT

標題 [心得] 七戰100 感謝送佛 托福真的要靠硬實力

時間 Wed Sep 21 18:39:15 2016

分數

2015/12/05 R27 L24 S20 W23(FG) TOTAL94 @銘傳大學基河校區

2016/01/23 R24 L21 S20 W25(GG) TOTAL90 @關渡馬偕護校

2016/03/19 R27 L24 S19 W24(GF) TOTAL94 @北車登峰美語

2016/06/25 R28 L24 S22 W25(GG) TOTAL99 @忠欣國際

2016/07/16 R28 L24 S19 W25(FG) TOTAL96 @忠孝敦化時代英語

2016/08/21 R29 L25 S19 W22(FF) TOTAL95 @北門美安華

2016/09/11 R27 L23 S23 W27(GG) TOTAL100 @南陽街美加6F

學歷

臺大工商管理學系

英文背景

  1. TOEIC 880

  2. GRE V154 Q165 AW3.5

  3. 指考英文 84.5

  4. 臺大英語辯論社: 全國賽冠軍、東北亞英語辯論賽32強

考試身分

後期變成全職考生

準備時間

從準備到破百,9個月

準備教材

  1. 送佛講義

  2. 考滿分TPO

  3. 倫大部落格

  4. PTT托福版

  5. TOEFL iBT 托福分類字彙(不推薦買單字書,用不到)

前言

在講各項準備的心得之前,我覺得看似最抽象的心態也是最重要的。

托福是一個考硬實力的考試,沒有任何僥倖的空間。考試絕對不會有老天眷顧這回事。

我準備9個月終於破百,如果我時光重返,前面那6次應該是可以破百的。會沒有,就是考試準備方式出問題,或是考試當下心態需要調整。但講再多,考試就是會緊張,分數就是會打折扣。一戰94分的時候,考滿分可以100分左右,但是出分就是沒有。也就是說,我要破百至少要106分以上。到考試後期,我的準備實力已經追求110分,就是希望考試的時候,還有失常的空間。這次破百,老實說沒有考好。因為看細項可以知道,我閱讀和聽力退步了,口說這個滿靠運氣的,寫作也不過是反映水準而已。如果有發揮到練習的水準,我分數不會只

有100。所以說,準備的時候,就是要高標準才行,要務求自己能接近全英文思考的地步。托福跟指考、多益不同,他是一個模擬在美國大學上課留學的情境,沒有餘地讓人在腦中翻譯。換言之,越能英語思考者,越能有機會破百。

在這邊,我想版上破百的人,應該沒有壓力的情況下,也至少有多5分的實力。

準備心得

如果準備得夠深入,聽說讀寫應該是一體的。考試的結構很像;同樣的,練習其中一項如閱讀,也可以順便學習文章中母語人士的寫作慣用法,對於口說、寫作都有幫助,可以在文法對之餘,又能避免中式英語。

我到準備後期就是全職考生,準備的時候也習慣早睡早起,模擬考試當天的狀況,其中包含起床、吃早餐、上大號XD、通勤、九點開始考試,都算進去了。習慣節奏,考試當天才不會精神不濟或是太緊張。

練習投資分配的話,我口說每天練,但不會投資太多。大多集中在閱讀、聽力和寫作。

離考試還很遠時,我每天會專注四個小時,專心練閱讀/整合寫作或是聽力/獨立寫作。超過四個小時就不會再練習了,因為注意力一定匱乏,這時候我就會開始準備SOP其他事情。

到考試前一周,我會第一天練習完全部,第二天檢討。週六週日時間比較完整的情況下,也會空出一整個早上到下午一點,模擬考試情境,甚至不在家中考,到星巴克或路易莎模擬。

到考試前一天,我會模擬考試,但不會對答案。因為錯太多會失去信心,錯很少會膨脹。這都對考試不好。

最後也要說練習是一回事,實戰是另一回事。實戰務必穩住陣腳,抓好節奏。老實說這個問題到最後也沒有很徹底解決,我還是無法解決我聽力練習正確率98%,但是考試只剩87%。考試就是會得失心太重。這方面真的就跟人格特質有關,考試有時候要神經大條點。

各項準備技巧

Reading

閱讀最忌諱的是翻譯,尤其英文底子不錯的人,越要小心,通常翻譯就會出事。因為英文的邏輯跟中文是有些微差別的,中文不一定要在寫文章的時候點明因果、前提,但讀者就可以腦補;然而英文如果沒有點明因果、前提、讓步,母語人士也不會腦補;反之亦然。

所以準備托福應該以文章結構>>>句子結構>>>>>>>>>>>翻譯。理想的情況下,腦中是不要有英翻中最好。這要怎麼做到呢?

閱讀本文先看文章結構,結構就是寫必備作的主旨句(topic sentence)+輔助句(supporting sentence)+例子。

分清楚這個,就能抓每一項資訊彼此之間的從屬關係。考Infer題,或是purpose題,或是細項就可以抓。infer就是從題幹講輔助句或是主旨句抓example;purpose就是題幹提example的內容,選項找主旨句和輔助句;細項就是題幹講主旨句或是輔助句,找example。

把閱讀搞得像寫程式語言,就可以避免翻譯,也可以使自己在看不懂所有單字的情況下,還能精準的選答案。

而文章第一段通常也會暗示之後文章發展的脈絡,因為第一段扮演概括全文的角色。發展的方式可以粗分以下三項,學科其實不是分類的依據,而是文章發展的方式才是分類依據。

  1. 技術發展類

通常文章會這樣發展: 原先困境->解決方式1->解決方式1的缺點->解決方式2改善

最後可能會講還有沒有克服,或是最新的解決方式的弊病。

  1. 理論

發展方式: 提出一個現象->最剛開始的解釋->原先解釋有問題,提出新解釋->新解釋可能有問題,提出折衷或是第三個解釋

  1. 比較

發展方式: 提出一個現象、時代狀況->方法一、論點一、流派一->方法二、論點二、流派二然後一和二彼此之間會比較。

其實這個發展方式,也是聽力lecture的發展方式。

看完文章結構之後就是要分析句子,也就是要用文法的方式去解讀句子。

首先用五大句型S+V+O+C來分句子,抓出主要訊息在哪,次要訊息在哪。很多人說插入句不必看,但以我考七次的經驗來說,還是要看,因為也會有考題出現在這裡。所以應該是先

看主要資訊,再看次要資訊(插入句)接著看到轉折詞、讓步、因果、前提要注意,通常也是考點。特別是讓步轉折,在其之前是次要訊息,在後面才是主要訊息。這點除了在寫一般題目很重要外,在HIGHLIGHT題特別重要。HIGHLIGHT題不是考翻譯,通常翻譯容易選到陷阱,因為很多人認為資訊有提到就選了,但是這種題目很注重邏輯的,所以還是要從文法來分析句子著手。

然後我想很多人第14題會不知道怎麼選,有的會花時間看原文找答案,有的會怕選到細節題。這方面我習慣看完一段文章,會做個小結整理資訊,並且從頭到尾都記住。然後做題時的問題,通常也是重點,不然不會考。要怎麼判斷細節呢? 小結不會做到的地方通常是細節,沒有詳述脈絡的例子通常也是細節。

最後關於單字的部分,我真的不建議特別買單字書。如果英文底子真的弱到要買單字書,我建議先不要寫題目了,多多累積實力,多看文章查單字,查了之後記在筆記本上分類。看單字書真的很沒有效率,容易背多少就忘多少,我連GRE的單字書都沒什麼在看,靠著刷題就可以累積單字量。

我在作題的時候看到不懂的單字,就會拿起計算紙記下單字,等檢討時會查單字,然後再看一次文章。在這之後,同類型的主題,類似的單字還是會出現,就可以記下意思了。這點聽力、口說也是如此。我所有查過的單字,多會用EXCEL表格整理,並且近義詞也會放在同一區塊,把檔案存在雲端同步,零碎時間可以拿手機開檔案複習。GRE我也是這樣準備,4個月就319分了。

至於讀書計畫,我閱讀剛開始先做單篇不計時,求正確率。作題時不確定的題目會標註,就算答對也會回頭檢討。之後正確率上升之後,就開始計時20分鐘。等到時間都可以壓在20分鐘內,就三篇做下去。

Listening

我聽力考試上面真的會打折扣,練習可以正確率98%,但是到考場就剩87%。不過我想我的經驗多少還是可以參考,因為送佛有同學被我指導之後,比我早破百,聽力也28分。我的問題比較像是我實戰作答會想太多,節奏被打亂,搞到後面幾題都慌了,練習的時候不會這樣。很好笑的是,我音檔都聽得懂,也都抓得到考點,但就是考不高分XD

所以我的問題比較像是考試的節奏容易亂掉,我想考聽力除了考硬實力,也考抗壓性和專注度。

聽力做筆記無論lecture(講座)和conversation(會話)都一樣,都是優先抓動詞,再來才是主詞和受詞,形容詞副詞除非是more、less這種有比較的才要用符號(+/-/上升下降幅號)去記,不然通常可以略過。為什麼動詞最重要,因為英文是注重動詞的語言,動詞不同,句意也不同。

聽力可以分講座和會話。

一、會話

會話的話通常考點會聚焦在

  1. 為何學生會到那篇的目的(通常閒聊之後,學生會說I want to ~~~)

  2. 對話最主要關於什麼(what is the converation mainly about?)

  3. 學生有什麼問題、學生為什麼無法達成老師講的建議

  4. 老師講的解決方案

  5. 下一步該怎麼做

  6. 態度

2通常就是對話談論最多的地方,切記別跟1搞混。有時候1的目的只會在會話一開始被滿足,接下來討論其他主題。

3和4就是對話中間的內容,通常but這種轉折讓步,或是因果是考點。老師講到for example的時候通常也是考點,考說為何老師說這個。

5通常在會話末端

6通常考點出現在反詰、語調提高、說話變慢、其中一人打岔、講話帶有情緒(如呵呵笑)

會話最重要是聽懂,筆記別太執著,而且聽力如果寫題要回頭看筆記,通常那一題也不太容易答對。但是聽音檔的時候,要試著抓這六點,有抓到,通常會答對,我練習的時候可以正確率98%,但是考試就是反映不出實力就是。

二、講座

講座就是模擬在美國上課的情形,所以要用大學生的想法來寫題目。

講座的形式就如同閱讀一樣,會有Topic,每一個段落都有主旨句、輔助句、例子。音檔最後會有additional information。

聽力的主旨句就是每一段的title,輔助句就是explain,例子就是example。

內容的架構也是跟閱讀一樣有那些,聽力也可以用跟閱讀不一樣的分類方式。主要有以下幾種。

  1. 歷史

歷史類就是時間軸的概念,通常會順順著增冪排列。

  1. 文學藝術

通常會考比較,可以做筆記時畫表格,用圖像思考方式來聽懂講座。

  1. 實驗

會先講個現象,然後有實驗組對照組。或是會有先後不同理論,後面如何反駁前面。

  1. 技術

會先講個既有困境,再講初期的解決方法,但是初期通常有缺點,所以會提出新的方法。但新的方法也會有限制。同時考題也會考教授對於未來的展望。

所以聽到主題的時候,可以去預設一下聽力的架構。

考點的話,有example就是考點,會出現在題幹,explain和title就是答案。

教授語氣放慢,學生問答都是考點,轉折讓步因果的主要訊息也要聽。例如,but後面的句子通常是考點。

學生問答,或是老師提問也是考點,考老師的語氣和態度,出題的方式也如同會話一樣。

我練習聽力到後期都不會做完馬上看答案,而是利用考滿分會在頁面顯示每個題組的答題狀況,來記錄錯題狀況。要如何不看答案呢?就是寫完之後,馬上關掉視窗,然後再回到考滿分的網站去看外面的錯題紀錄。

如果有錯,再聽第二次,不要看逐字稿。做完之後可以對答案了。可以看一下錯的題數是否變多,是否錯不一樣的題目。錯題變多或是錯不一樣,代表有亂猜。變少代表第一次專注度不足。

接著再聽第三次,一樣不能看逐字稿,試著從音檔抓錯題的考點,再做一次題目。如果還是錯就邊聽音檔邊看逐字稿,然後圈出沒有聽到的考點。

雖然不看逐字稿很辛苦,但是這是累積硬實力的根本之道。

我聽力的讀書計畫,初期專心做好一個會話和一個講座。然後用上述的方式檢討。如果時間超過一個小時,我就不會再做新的題目,避免分心。但是每天聽,可以確保自己融入英語的環境。同時聽力也忌諱腦中英翻中,試著用英文去思考。如果有聽不懂的,就用拼音的方式大概標註一下,反正如果是考點,題目出現的時候就會知道正確的拼字。例如: HummingBird,我就會記H/B。

等到答題率上升之後,會做完一個section,最後做整套題目。其實聽力對於托福來說真的至關重要。不只聽力這個part考聽力,連口說、整合寫作都考聽力,在聽力占托福75%的情況下,練好聽力是必要的。

Speaking

口說六大題我就不講準備的技巧,板上資源很多了。我要講一下開始說話的時候要注意的地方。

雖然我開頭說我打過英語辯論,但是以托福的考試制度,我的口說有些壞習慣,真的不會高分。我咬字容易尾音含糊或消失,th、l、r的音不清楚,長母音和短母音沒有明顯區別,在在都會影響到rater聽錄音檔時給分。

但是一對一我跟母語人士是可以溝通無阻的,畢竟面對面會話是可以藉由副語言還有情境來腦補,但托福是聽音檔就無法有這方面的優勢。我前幾戰口說卡關,送佛Joyce和Karen助教也幫我看,還都是那些老問題,這種累積20年的習慣很難改。Joyce甚至說,我報托福口說很不利,如果雅思會好一點XD 但沒辦法頭都洗一半了,只能勤能補拙。

我最後一次23分,考題也沒有特別簡單或特別難。我就講好重點,捨棄速度,不僅每一個字講清楚,甚至每個音節都不馬虎。並且考試中,我會拿起草稿紙像辯論那樣說話,畢竟英語辯論的姿勢對我來說最舒服,講話也會大聲有自信,手勢大方擺出來,就自然不會緊張了。最後分數也比以前講一堆資訊,但是含糊不清好太多了。

我前期練習沒什麼在聽音檔,只有自我感覺來判定講的成效。但是聽過才知道自己的聲音在錄音機是否咬字清楚。如果能像廣播電台的主播那樣說話,通常會很吃香。後期我有這樣做之後,咬字的問題就改善許多。

當然,如果超過25分的看到我23分,也會覺得還好。不過我就提供像我口說勉強還可以的人一個確保23、24的方式。

最後,口說真的非母語人士、非外文系超過25分要很拼。我沒有把大部份心力投資在口說上,但是維持每天口說的習慣,每天練完整六題,也會定期參加送佛機經課來調整口說。平常也在路上也會用英語來試著自言自語,跟閱讀和聽力一樣,習慣用英語思考。

Writing

寫作真的不能放棄,比起口說,寫作是有練就有分的項目。

一、整合寫作

閱讀跳出來,我會先看第一段的重點,稍微記一下。接著寫好title,以及各段的因果、脈絡。讀懂比寫筆記還重要,因為聽力通常會反駁閱讀的內容,而且也是依照閱讀的脈絡去逐一反駁。

聽音檔的時候,也是跟聽一樣,記動詞為主,接著才是S和O。並且要多注意轉折讓步前提因果,這些都是開始作答時要提點的。

整合寫作聽力比閱讀重要,但不代表閱讀的內容不必寫。我會花八成篇幅寫聽力,把脈絡交代詳細,兩成寫閱讀,用簡單的因果句來概括重點。如果沒寫好閱讀,就像我第一次一樣,整合寫作只能拿F

我的模板大概如下,雜揉倫大部落格還有板上的模板。

The reading passage and the speaker both discuss about [主題]. However, the

speaker discords with the idea in the reading passage, offering several reason

to oppose the article.

接下來三段。

First of all/Secondly/Finally , the speaker refutes/dismisses/rebuts the first/

second/third argument in the article by meantioning/pointing out/raising a fact

that[該段聽力的重點], because [原因]. (如果後面有其他的內容,可以再打moreover,even though,這些資訊不能少). On the contrary/conversely/The above point contradicts with the idea in the reading, the author of the article indicates/

thinks/considers/suggests that [各段閱讀重點], because/since/其他因果動詞 [原因]

寫完再聽一次音檔,再試試看rewrite。再來才是邊聽音檔邊看逐字稿,來抓哪些資訊缺漏

二、獨立寫作

寫題目之前,請不要看到題目就開始寫。前五分鐘先想題目是要問什麼,並且把主旨句打好。接著才是回去打開頭和結尾。開頭不必華麗,但是先不要有錯字。主旨句亦然。因為這些地方通常是rater先看的地方,尤其主旨句錯字或文法怪異或是中式英文,都會決定是否拿G。

接著題幹的主詞,也是寫文章的出發點,主旨句的主詞和題幹要一致。

例如之前考過的

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? It is more important

for the government to spend money on improving the Internet access than on

public transportation.

如果文章出發點是用人民去想,那就錯了,不會拿到G。而是要從政府的職責、功能去思考才是。除了0911我破百這次以外,近年來的考題很少考純粹講優點的題目,而多半要比較。

什麼是純講優點呢?

像0911考的

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?

One can learn about another person from the books and movies that person

like.

這種就是只考從書和電影去了解一個人的好處或壞處而已,並沒有比較。

如果像GOV這種二選一、三選一,或是題幹出現MORE THAN才要比較。換言之,凡比較必比較。

所以TOPIC SENTENCE講完自己的持方的理由之後,就要在輔助句後面稍微提到其他選項基於主旨句的基準點比較下,不如自己的持方。

以上面GOV題目為例。我持DISAGREE會寫

主旨句:

Only the government is competent to construct public transportation which

requires considerable budget.

輔助句:

By contrast, the internet service, costs less than public transportation, can be

provided by private companies.

最後我example也會主要講我的持方的例子,並且緊扣主旨句和輔助句。最後兩句舉internet在日本有很多私人企業在提供,不必政府介入。

如果從supporting sentence到example都有比較,就可以確保拿G。

練習的題目我也建議多找有比較的題目,不要找早期的題目。而且主題要不同,ETS通常會考的主題如下。

  1. 政府

  2. 大學/教授

  3. 教育/兒童教育

  4. 職場/成功

  5. 現代生活

其實題目千百種,但換湯不換藥,每一個都有一些思考點可以切入。切入的方式就是以這五個的主角當出發點去想,去想他們的職責,會面對到的問題,想要達成的目標...等。

送佛在這一塊教學真的滿扎實的,每周的機經課都是圍繞這五個主題練,我也是從這邊改善我的寫作。

托福都是考論說文,但跟指考作文不一樣。平鋪直敘簡單明瞭,不要讓rater腦補或是讀得太吃力就能拿G。主旨句就跟胡忠信一樣先說結論,接下來才在輔助句講原因。例子再闡述你的概念。如果主旨句可以直接說服rater,那麼就是25分起跳。尤其在考試旺季,他們每天要改很多考卷,應該沒心力看例子,所以主旨句真的要練好練滿。

此外,寫作也不是寫越長越好,主旨句一樣也是簡單明瞭不宜過長。我0821那一次,剛考完GRE拿3.5,考完膨脹了考托福,寫了480字,最後拿F,複查分數仍無變動,原因就出在寫的太複雜了。

最後還是重述我在閱讀那邊所講的,練習的時候可以順便學母語人士如何寫作,抓到母語人士的慣用筆法,而且要內化。這樣寫作才能盡可能減少中式英文。此外,試著用英文思考,平常有事沒事多在心中用英語自言自語,也是有助於寫作。

結語

最後感謝我的父母親友同學的鼓勵,還有送佛團隊Austin、Joyce助教Karen、Jennifer這9個月的幫忙。即便我半年免費高分助教時間過期了,Austin和Joyce還是免費幫我,甚至平時也很關心我的準備狀況。到最後Austin看到我去送佛練習正確率很高,但考試總是分數打折,還要我加入高分助教的行列,一方面分享我的準備經驗,另一方面也督促我趕快破百才能名正言順。也的確這真的很有用,我當了之後的托福考試真的破百了。不過好像有同學被我指導後,比我早破百就是XD

我從小到大考試通常都是模擬考很神,大考勇士隊。但也證明托福是一個重視硬實力的考試,絕對沒有僥倖的。要破百,平常就要目標105甚至110才行。

也祝各位殺G斬佛(托福)順利

BEAT TOEFL!

可是哈卜拉姆再聰明、再有學問,有一件事卻是他不能解答的,因為包羅萬有的「可蘭經」上也沒有答案;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,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,有甚麼法子?

白馬帶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。白馬已經老了,只能慢慢的走,但終是能回到中原的。江南有楊柳、桃花,有燕子、金魚……漢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,倜儻瀟灑的少年……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國人那樣固執:「那都是很好很好的,可是我偏不喜歡。」

金庸<白馬嘯西風>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