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福一戰96感謝送佛 | 送佛計畫 Beattoefl

托福一戰96感謝送佛

by 清華大學Thomas

托福一戰96感謝送佛

【考試地點】新竹戴爾英文(STN13165A,同步開始考試)

【考試日期】2024/11/20

【考試成績】一戰96 (R28 L26 S22 W20)

【英文背景】學測13, 多益875

【練習資源】 送佛特攻隊課程密集班、Joyce老師面談、Jeff老師口說JJ班、高分助教、考滿分TPO、Wendy老師寫作課程、ETS官方免費練習題、Aaron老師閱讀聽力及寫作課程

【準備時間】4個月

【前言】

看我的考試時間就知道不要在學期中考托福,一邊準備考試一邊準備課業很辛苦的。最近也快寒假了,希望在看這篇的各位如果可以,盡量在寒暑假就把托福考好考高。考托福的原因是因為未來有想要去日本念研究所,再加上學校要抵免英文。在準備的過程中受到很多老師們的指導,也積累不少心得,於是想說跟大家分享,也希望看完這篇的各位可以收穫良多,考到理想的成績。

【閱讀】

先說結論——不要把多益的習慣帶來托福,由於多益有大量的題目,我們養成了先看題目在找關鍵字的習慣,但是托福有一個難點,往往選項裡有和題目一樣的關鍵字都不會是正確選項,於是我們在選項道題目間花費了大量的時間,那該怎麼做?最有效的方式往往就是最樸實的方式,方法來自於Aaron老師,就是採取一段一段的作答,看一段,寫一段,並且利用題目去確認自己有掌握段落大意,以利於答後面的六選三。到了考試當天,我覺得運氣不錯,第一篇是跟TPO某一回很類似的主題,是關於tsetse症的,而第二篇是關於都市化影響氣溫。考完的當下看到自己的閱讀28分很不可思議,畢竟我自己在考前練TPO最多才27而已

【聽力】

有句話這麼說:聽力不遇藝術,口說不遇生物。為什麼,因為在聽力會考一些異國的藝術家,在作筆記的時候用空耳聽,到最後作答時,都不會知道誰是誰。而我該怎麼做呢?聽力最關鍵的地方是作筆記的方法,參考 Joyce老師及Aaron老師的方法,有出現在螢幕上的專有名詞的定義一定要抄,而且一定要搞清楚,因為一定考,再來是學生的提問也要聽清楚,大概這樣就有四到五題了,剩下的就主旨題跟態度題吧。而我聽力考試的當下運氣不是很好,三篇的lectures兩篇藝術題一篇生物題,結果生物篇的時候…隔壁開始考口說,而我當天的考場的耳機跟我的向性似乎不太好,因為我有戴眼鏡,所以戴上耳機的時候,耳機會夾住我的眼鏡,而且怎麼調都沒辦法,所以我在耳機漏風的情形下考完聽力,關於分數,我TPO最多也27,能夠在這情形下考到26也算是可以接受了

【口說】

前面說道聽力不遇藝術,那為什麼口說不遇生物呢?因為生物會有些很難的專有名詞,有時候念會吃螺絲,進而降低流暢度,在準備托福過程中,我採用 Joyce老師提供的模板,並且使用於Jeff 老師所帶的JJ班口說班所得到的統整方式去回答我的口說,至於回答的方式盡量以一句做為一個單位,這樣會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流暢度,在考試的過程中,會有考前的試音,但我發現我的那個麥克風用我平時的音量還是有點不夠,我蠻訝異的,因為我自己平常是在戶外錄音,所以收音已經不好了,結果考試更不夠,所以在考試的過程中,我全程都用吼的,俗話說:輸出全靠吼。這句話在這裡發揮的淋漓盡致,口說考完後,我就用有點喘的狀態去做答寫作。

【寫作】

到底是精緻的馬卡龍比較好,還是能果腹的雜糧麵包讓人嚮往?用這個問題來做開頭分別對應了寫作的問題,到底是文章是精緻好,還是量大好?由於自己的因素,我會偏好量大,因為我的用於寫作的單字量不多,所以我只能以內容的量衝分,如果是屬於長考型或者是寫作詞彙多的,建議就會以寫精緻為主,我的寫作算是蠻意外的,因為考前考官方試題時,他預估寫作的分數在24-30間,結果在實際考試時,比口說還要低,經過跟 Joyce老師檢討後,應該是我考學術寫作時有可能離題的關係,實在有一點不甘心啊。

【結論】

考托福是一件很累的事,但我覺得如果在準備的過程中,可以多多享受題目帶來的知識,總體來說還是很愉快的。至於報名時間跟地點,一律建議以自己方便為準,且報名要快,原本想說等到美金便宜一點再報名,結果美金便宜了,但位子也沒了,最後很感謝這一路上送佛教室各位老師們的指點,我收穫良多,雖然沒有一戰破百,帥到一回,略有遺憾,但預設目標都有達成也是可遇不可求。 祝福看完的人能夠順利地考上自己目標成績。

#送佛計畫 #送佛 #托福 #TOFEL #托福考試 #TOEFLiBT #托福寫作 #托福口說 #送佛特攻隊 #送佛托福 #台北托福補習班推薦 #托福在家考 #托福高分心得 #高分心得 #托福密集班 #托福假日班 #托福正規班

原文連結1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/?fbid=3134118653410274&set=a.1059401437548683
原文連結2: https://www.dcard.tw/f/language/p/257655890
原文連結3: https://www.dcard.tw/f/english_tests/p/257655981
原文連結4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772854086134228?multi_permalinks=9179036655515887&hoisted_section_header_type=recently_seen